其实秋分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什么是秋分它有什么特点,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秋分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用一段表现秋分的特点
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这时的地球南北半球日夜平分,而我国在秋分这一节气,正是仲秋时节,天朗气清,天空少有乌云,降水量也以明显下降了,是收成的季节了。
秋分时节收获的特点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
“三秋”大忙,贵在“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奠定下丰产的基础。“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南方的双季晚稻正抽穗扬花,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早来低温阴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气,是双晚开花结实的主要威胁,必须认真做好预报和防御工作。
今天是秋分,您知道秋分节气的习俗食俗吗
“二分二至”是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秋分作为“二分”之一,自古便受到从官方到民间的重视,也形成了丰富的节气民俗。这些民俗有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也有些还存在于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秋分的祭祀
在古代,二分二至作为重要的节气,历来为统治者所重视。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我们今天熟知的中秋节,实际上最早就是由秋分的祭月节发展而来的。在今天的北京,还有日坛、月坛、天坛、地坛等公园,就是明清时期帝王们XX祭祀的场所。
北京月坛公园
官方的祭祀行为自然也会影响到民间,让大家都觉得在秋分这天祭月是很重要的事情。不过与官方祭祀有着一套规定繁琐的礼仪规程不同,民间的祭月则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地方特色。
比如在《北京岁华记》里面,就记载了老北京祭月的习俗。书中说:“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
祭月节仕女图
而在江浙一带的杭州,习俗就有所不同。“每户瓶兰、香烛、望空顶礼,小儿女膜拜月下,嬉戏灯前,谓之‘斋月宫’。”此时民间还会供奉许多物品,但有趣的是,这些物品都做成了缩微的形式,像供奉的小财神,大不盈尺,并设有台阁、几案、盘匝、衣冠、乐器等物,都缩小到寸余,非常精致。当地人称之为“小摆设”。
中秋节最早是由秋分祭月发展而来
除了祭月之外,在古代的乡村社会,在秋分这一天还会设立秋社,祭祀土地神。秋社是传统乡村社会的一件大事,规模甚至比春社还要隆重。除了奉上新收的农作物以祭祀土地神之外,秋社还是乡里宗族一次大型的XX,大家一起饮酒、游戏,或者请来戏班进行表演,有着强化血缘纽带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6月份,国家正式XX文件,从2018年开始,将每年的农历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从国家层面将传统秋社庆丰收的内容确立了下来。
浙江省清德县农民丰收节
2、秋分的饮食民俗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如此美好的时候,怎么能忘了吃呢?在我国岭南的一些地方,秋分时节就有着“吃秋菜”的习俗。不过这个吃秋菜,倒不是为了美食,而是代表一种美好的祈愿。
所谓的秋菜,实际上是一种岭南地区生长的野苋菜,当地人称之为“秋碧蒿”,细长嫩绿,大概有巴掌长短。当地人会在秋分这天上山去采摘秋菜,回家后和鱼片一起熬成汤,称为“秋汤”。岭南地区有句民谚:“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野苋菜
当然,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种野苋菜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食“秋汤”也暗和了中医秋天滋补的观念,还是很有道理的。
3、秋分的娱乐、出行活动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秋天本就是出游的好时节。秋分时节自然也少不了娱乐方面的民俗。
比如旧时候的农村,在秋分前后就有“说秋”的活动。这个说秋呢,其实类似于一种民间的曲艺项目。说秋人都是一些善言唱的民间艺人,被称为“秋官”。每到秋分,秋官们就会挨家挨户的上门去唱些与丰收有关的吉祥话,并送上“秋牛图”,说得主家高兴了还能得到赏钱。这个秋牛图呢,是把二开的红纸或者黄纸上,写上二十四节气,并画上农夫牛耕的画面的一种图画。
传统的秋牛图已经很难找到了,只能看个大概
再比如,在我国古代还有着秋分日“候南极”的习俗。《史记历书》里面有“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的说法。因为咱们国家在北半球,所以XXX一年之内只有秋分前后才能见到一次。同时,古代统治者认为XXX的出现是一种祥瑞,意味着XXXX。所以皇帝们会在秋分这天的早晨,带领文武百官去南郊迎接XXX,逐渐地也就形成了秋分日“候南极”的习俗。
候南极在今天被商家玩出了新花样
此外,旧时农村还有秋分“走社”的习俗。民谚有:“鸡豚秋社,芋栗园收,李四张三,来而便留”。旧时农村多聚族而居,人口流动性很低,邻里之间守望相助,关系比今天要亲密的多。一年的辛劳,少不了乡邻的互帮互助。到了秋天,借着丰收的喜悦,总要拿出些土产食品互相答谢一下。这也是旧时农村重要的一个交际活动。
二十四节气立冬到了,有哪些传统习俗冬天冷不冷,农谚怎么说的
2022年11月7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被称为四立,都是四季的第一个节气。从立冬开始,气温下降,天寒地冻,万物归藏,开始进入漫长的冬季。
立冬有哪些传统习俗立冬有‘补冬’的习俗。‘立冬补冬,补嘴空’,在农耕时代,秋收冬藏,辛苦了一年的人们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天,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付出。在立冬这一天食补,寓意抵御冬天的寒冷,补充元气,为迎接春天的生机勃发做准备。
北方人有吃饺子的习惯。‘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饺子是北方的美食,一直深受北方XX喜爱。饺子,是春节标志性的面食。每逢交子之时,饺子不能不吃。并且,饺子荤素搭配,菜肉结合,营养全面,能满足身体需要,有益健康。
南方人在立冬这天喜欢吃鸡鸭鱼肉,补充能量。尽管大江南北习惯嗜好不同,但是都有补冬的习俗。
关于立冬有哪些农谚关于立冬的农谚很多,各地各具特色。
‘立冬晴,一冬凌’,‘立冬晴,来年有个好收成’‘立冬不结冰,冬天冻畜生’,是说如果立冬这一天天气晴朗,整个冬季会非常寒冷,符合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来年风调雨顺,一定有个好年景。
‘立冬阴,一冬温’,是说如果立冬这一天是阴天,整个冬季会比较温暖,天气不会太寒冷。
‘立冬下霜,水少干江’,是说立冬这一天如果下霜,预示着来年干旱。
‘立冬雪不见,来年春天泥里站’,是说立冬不下雪,预示来年春天雨水多。
‘立冬雪花飞,一冬雪成堆’,是说立冬下雪,这个冬季雪水多。
‘立冬西北风,来年五谷丰’,‘立冬东南风,衣少能过冬’,‘立冬雷轰轰,立春雨蒙蒙’,是说立春这一天如果刮西北风,预示着来年风调雨顺好年景;如果刮东南风,这个冬季会比较温暖;如果打雷,来年立春这一天会下雨。
‘过了立冬,收萝卜收葱’,‘立冬不收菜,必定受其害’,立冬节气要抓紧收菜,如果不及时收获,可能会受冻害。
农谚都是多少年流传下来农耕时代的经验总结,各地稍有不同。究竟说得准不准,立冬就要到了,让我们拭目一待。
什么是秋分它有什么特点
从秋分这一天起,秋分节气的气候特点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1、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
2、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
3、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关于秋分节气的特点和风俗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