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天歌曲

中国民俗

相信每个人都会耳闻一些神秘的传说,而这首传说中能够杀人的《黑色星期天》你肯定听过。

在那个网络刚兴起之时,各大BBS、聊天室上,这封魔鬼的邀请书广为流传。

充满好奇心的我们,都曾想一探究竟这首歌是不是真的如此神奇。

关于这首歌杀人的传说,最普遍的格式都是:

某年某国,有一位军官/青年/作家,在家里/酒吧/办公室里,跳楼/吞枪/上吊结束自己的生命。

事后,总有人会在尸体旁边发现该曲曲谱、正在单曲循环,或是遗书中引用的该曲歌词。

进阶版就是某位警察不信邪,也去买了一张《黑色星期天》唱片,想觅得一点破案的蛛丝马迹。

然而,他在听完这首曲子后,自己竟也神奇地选择了自杀。

但是无论哪个版本,最后总会提到这首《黑色星期天》,一共造成了超过一百多人死亡。

因造成的影响过大,英国BBC首先将此曲禁播,随后美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也纷纷效仿,将《黑色星期天》列为禁曲。

很快,这首灵异的曲子的所有唱片都被销毁,原乐谱也只剩下小部分被锁在美国某个大学图书馆的保险柜内。

在这之后,这首歌便成了神曲,被列入世界未解之谜之一。

每当有人出来质疑,最后都会被一句你听的不是原版,所以不会死,弄得哑口无言。

图:黑色星期天作曲者Rezso Seress

《黑色星期天》(英语:Gloomy Sunday),是1933年由两个匈牙利人共同创作的歌曲。

谱曲的是钢琴家Rezso Seress,作词的是诗人Laszlo Javor,但因这首歌走红的只有钢琴家Rezso Seress一人。

《黑色星期天》确实是一首很丧的歌,歌词描述的是失去恋人后,悲痛欲绝甚至是考虑自杀的念头。

但在历史上,这首歌是否曾造成过大规模的自杀事件,都因年代久远而难以查证。

而能找到的黑色星期天导致自杀最早的英文报道,则是在1936年3月30日的时代杂志上。

文中描述了匈牙利一个多月前,一个名为Joseph Keller的修鞋匠,留下一张带有歌词的字条自杀的故事。

同时,报道还将之前多达17例的自杀,与这首自杀神曲联系在一起。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当时英文版《黑色星期天》的制作也正好是1936年3月份。

那时,这首歌刚被Sam M. Lewis和Desmond Carter改编成英文。

之后便被冠上匈牙利自杀之歌的名号,由著名的爵士名伶Billie Holiday女士翻唱。

而Billie Holiday翻唱的版本,也是日后在全球最流行的一个版本。

自Billie Holiday翻唱以来,黑色星期天的市场才在全球打开,流行度和知名度大大增加。

根据维基百科的不完全统计,这首歌至今在全球范围内已有88个版本。

俄语、德语、法语、芬兰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等,甚至连粤语版的都有。

可谓各种凑热闹,一应俱全。

在多年以后,人们才从Michael Brooks(音乐史学家,Billie Holiday的制片人)的唱片《Lady day:The Complete Billie Holiday on Columbia 19331944》的个人信件中发现某些内幕。信中提到:

《黑色星期天》从1936年抵达美国,感激这场杰出的公众运动,让这首歌成为有名的匈牙利自杀之歌...这真的像神话一样传奇。

当时,他还用了发明者Investor一词,印证了这是一场有意的商业炒作。

图:《Lady day:The Complete Billie Holiday on Columbia 19331944》唱片封面

而关于《黑色星期天》被全球禁播,也是无稽之谈。

在历史上,这首歌只被英国列为禁曲过,其他国家均无法找到禁播史。

而且这首歌被英国BBC禁播,原因也并不是因为它会让人自杀。

那时,正是二战爆发后的第四年,英国正在独撑着整个欧洲战场的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英国BBC才出台了禁播政策。

原因是那些不符合当时战争需要的靡靡之音,不但不能安抚军民,还会导致士气低迷、人心涣散。

毕竟就算是现在,不符合我国24字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被封杀也是分分钟的事,不足为奇。

然而,BBC禁播的也不只有《黑色星期天》这一首,而是一大批悲观厌世的歌曲。

而且,也只有Billie Holiday这一个版本的《黑色星期天》,无辜躺枪。

那时,Billie Holiday歌曲的曲风是出了名的哀怨和悲伤,所以她被BBC禁播的歌曲还不止《黑色星期天》这一首。

这样看来,美国流行的黑色星期五,确实有商业炒作之嫌。

不过,有一件事情可以肯定的是,为这首歌谱曲的钢琴家Rezso Seress,确实自杀了。

在1968年5月13日,Rezso Seress从布达佩斯一所公寓的窗台上,纵身一跃,结束了一生。

然而,1889年出生的Rezso Seress,到自杀的那一年已经69岁高龄。

这件事在1968年5月14日《纽约时报》的第84页有报道记载,文中形容:

20世纪30年代是经济严重衰退和政治动荡的十年,Mr.Seress阴郁的歌曲被指责导致自杀人数剧增。

实际上,黑色星期天的成功反而使他不快乐,因为他知道自己再也无法写出这么优秀的作品。

我们都知道上个世纪30到40年代,匈牙利正处于二战爆发前的欧洲。

那时,匈牙利还未从一战战败的阴影中缓过来,二战前的阴云又再卷土重来。

经济萧条、政治矛盾重重,文化自然陷入虚无,自杀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

而这首阴郁的歌也非常符合当代氛围,广泛流行也并不出奇。

不过匈牙利自杀率高并不是那个年代独有的,因为即使在现代,匈牙利也是全球最高自杀率的国家之一。

当时也有另外一个炒作团队,针对匈牙利的高发自杀率,竟开办起了一所微笑学校,收取高额费,来教导人们学会微笑。

然而根据照片上的穿着和环境,后来也遭到了不少人质疑。

这所微笑学校根本不是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而是在美国开办的,他们甚至还伪造了不少假照片。

不过,即便存在着不少的商业炒作成分,但并不能排除黑色星期天或其他艺术作品能引发自杀热潮的可能性。

因为除了黑色星期天这首禁忌之歌外,就曾经却有一本著名的小说,被认为是致死率最高的小说。

这本书便是歌德创作的文学名著《少年维特的烦恼》,讲述了一个叫维特的少年,被爱情折磨的故事。

因为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一位名花有主的姑娘,维特在走投无路中,选择了自杀。

这本书在1812年战争前是最畅销的小说之一,同时也掀起了一场愚蠢的自杀模仿热潮。

许多年轻人视维特为英雄,纷纷摘录他的信件,模仿这位悲剧偶像的穿着和矫揉造作的行为。

维特成了那个时代最时尚的悲剧主义者,报纸上隔三差五就会出现少男少女们为维特那悲剧死亡而痛苦的报道。

但是事实上,一首歌或一本小说真能引起如此大的恶劣影响吗?

1974年,美国社会学家大卫菲利普斯就创造了这样一个概念:

维特效应,用以描述那些由于媒体引起的自杀模仿行为(Copycat suicide),也有人称之为自杀传染。

现代对这种维特热的研究指向了另一个方向媒体报道引起的自杀模仿。

实际上,媒体报道自杀事件的影响要比艺术作品带来的焦虑要大得多。

那些自杀的场景,被媒体事无巨细、添油加醋地描述和设计,对读者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

菲利普斯通过就1947年到1968年间,对美国自杀事件的统计发现,每次轰动性自杀新闻报道后的两个月内,自杀的平均人数就比平时增加58个。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每次对自杀事件的大肆报道,都会杀死58个本可以活下去的人。

而且菲利普斯也同时发现,一个地方对自杀事件的宣传更广泛,当地的自杀者也呈相关性地更多。

其实在我们身边,也能找到不少案例。

2003年愚人节,著名影视明星张国荣跳楼自尽,自然是媒体们最爱的猛料,传媒大哗,报道铺天盖地。

短短的9小时内,就有6人选择以跳楼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之后的半个月内,香港更是出现了一个自杀的小高峰,比往常平均自杀人数高出了2.7倍。

当时,早逝的张国荣被媒体打上了诗意的印记,将他的自杀誉为飘然而去和绝色的伤口,用死亡完成了一个传奇等。

而这种诗意的追捧,也经常会使年轻人尤其是追星族心生迷药,带来不那么诗意的后果。

不过,这些自杀模仿效应最明显的还要数1962年8月玛丽莲梦露的自杀。

经媒体曝光后,美国当月就新增了303例的自杀案例,数量十分惊人。

虽然影响自杀的因素非常复杂,至今还没有被研究透彻,但是许多证据都表明了媒体在其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所以在世界卫生组织和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有制订关于自杀报道的媒体手册。

例如报道中不该出现自杀具体细节、不得公开遗书、慎用照片与视频,更不应该美化自杀行为等。

不过,在这个互联网崛起的时代,大众传媒在报道自杀事件的负面影响,自然也变得更加难以控制与考量。

回过头来看,用《黑色星期天》能导致自杀的噱头来进行商业炒作,可以说是非蠢即坏。

这不禁让人想起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中提到: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最终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而最可悲的,还是那些容易受影响的轻生者。他们连最后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都是来自于模仿。

评论留言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