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说的起源性质

易经易经常识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文化的基石,中国古代一切文化都是在这个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国人认识世界的独特路径。

阴阳五行有两种表象:一种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如白天为阳,晚上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金属为金,树木为木等。另一种是人的感知功能感受不到的,就像人体经络一样,看不见,摸不着,用刀割开什么也没有,但它却是客观存在。这种阴阳五行比如人体中,小肠为阳,心脏为阴;肝为木,胃为土之类,都是人所感受不到的。

一、阴阳五行起源

阴阳学说起源于夏朝,是先人们在与自然的斗争中观天察地总结出的宇宙规律。

二、阴阳五行性质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可分阴阳,阴阳是任何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阴一阳之谓道。这里所说的事物,是广义的概念,即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因此,阴阳是世界的基本特征。阴阳具冇:

1、阴阳泛存观。万事万物分阴阳。

2、阴阳对立观。如白天黑夜不能同时存在。

3、阴阳互根观。有阳就有阴,白天过去就是黑夜;失败是成功之母,水满则溢。

4、阴阳统一观。阴阳是一体的两个方面。任何事物内部又都分阴阳。

5、阴阳平衡观。纯阴不生,纯阳不长。从命理学角度,古人即有“纯阴纯阳孤寡象……之论。世界上的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阴阳平衡的结果。阴阳失去了平衡就会不稳定,直至产生新的平衡。

6、阴阳转化观。此时为阳、彼时可能为阴;此地为阳、彼地可能为阴。比如一场战争,发起者为阳,应战者为阴,但当进行了一段时间,发起者处于劣势,应战者处于优势时,阴阳便发生了变化。

评论留言

全部评论